[2010/10/20 上午 06:29:27] x50955: 對那些快樂的事情,你能夠起苦想,那麼你愚癡會慢慢的減輕;這個東西叫智慧。現在有很多人腦筋的確很好,你把那個腦筋用在這個上頭,那就對了。應該這樣的思惟,然後觀照自己。你能夠觀照了以後,到你往往要跟人家辯論的時候想:錯了,錯了,原來不是我有道理,是我什麼?見煩惱重。那個時候,你話到嘴邊馬上吞下去。你的智慧慢慢的就增長了,愚癡就減少了,這個對見煩惱而言。同時呢,對思煩惱這個習性來說也是一樣,你平常的時候覺得冷得受不了,剛才說的又想縮到被窩裡,不對不對,這個東西不行;我寧願咬牙關,多冷一下,策勵自己再穿衣服,一定要起來,就這樣;這是平常我們應該知道的。
p. 153
[2010/10/20 上午 06:39:38] x50955: 現在綁著你的就是業跟煩惱,由於這兩樣東西的輾轉的增加,結果把你綁著了。綁在那裡呀?綁的地方如果拿這個界、地方、範圍來區的話,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在這個三界當中,如果分趣,就是我們分成功六趣,或是六個類型;或者是六等,或者是五等,如果把修羅判作天趣的話,就是五等,有的把修羅叫做非天,這個沒關係。還有一種呢?生處門,就是在三界當中你怎麼去出生的,那麼分成功四,胎、卵、濕、化就是這樣,不外乎這個。就是不管是三界,不管是六趣,不管是四生,總之前後業感緣起,前面的蘊滅,後面的蘊生,是結蘊相續,在這個裡邊繼續不斷的這個五蘊身,繼續不斷的向前推演,是結生相續。那個蘊、五蘊不是有一樣真實的東西;而這個五類東西,到那個時候舊的壞了,新的又生起來了,這一個東西,身心起來的繼續不斷向前面推演下去這個相續體,這個就是被綁著這個。而業跟煩惱,綁著那個蘊體,就是這麼,就像那個繩子綑著你,就這麼簡單。這個繩子是業跟煩惱,現在這個你呢,就是個蘊,五蘊。
[2010/10/20 上午 06:42:41] x50955: 業跟煩惱是能綁的東西,結蘊相續就是我們生死的流轉的這個所綁的東西。那麼業跟煩惱的說這個裡邊,說這個業跟煩惱的諸行,它這個前面滅,後面的生,生完了以後又滅,滅完了以後又生,生滅不停的,所以它生完了以後,它自己就會消滅,「以諸生法,於第二時定不安住」;它那個結蘊的事情,本身就是永遠生滅。不待修習,假定說你不要去修習,說「不待修習能治等緣,則不須勵力,一切解脫便成過失」;就是說,結蘊的體本身是什麼東西?找不到,它是怎麼一個?生滅繼續相續;換句話它一直相續的,一直相續下去的。這種情況之下,你必定要修習對治,斷了這個相續,那就對了;否則的話,如果你不修習對治的話,如果你不修習,對不起,它本身,繼續不斷的就生滅生滅。
[2010/10/20 上午 06:51:34] x50955: 現在雖然我們進一步要求解脫,但是這個解脫的心,是曉得解脫,怎麼樣才能夠使得這樣的內心,跟他相應的如理如量的生起來。雖然我們大家都會這樣覺得,這要求解脫,雖然你要求解脫,想完了以後,沒有一個力量來推動你。因為沒有推動的力量,所以儘管想,想完了以後,仍舊陷在自己一向的習性當中,這種習性就是無明相應的見思煩惱。那種見思煩惱,儘管你拿來閱讀佛經,有的讀了半天增長各式各樣的知見;結果本來是要指導我們憑這個去跳出輪迴的,淨化知見的,結果你弄了個半天,知見增長了,慢心也跟著增長,煩惱是越弄越多。所以我們要很善巧的找到正靜息的方便。
[2010/10/20 上午 06:56:19] x50955: 同樣的現在我們要想從苦蘊當中得到解脫,解決這個苦,也必須見到這個取蘊,這取蘊就是我們身心的五蘊,它的特質是苦的,以及這個苦的種種的過失患害。當你真實的見到了,你才一心一意才會求它跳出來;你要見不到的話,根本不可能,所以說這個是道的根本在這裡。因為你要從這個地方求解脫,又找到了解脫的這個道,進而去找,找到了解脫之道,那時候你才會努力去修;你沒有這個力量的話,推動你的力量都沒有,嘴巴上面都是空話,原因在此。我們每一個地方必定要把握得住;乃至於現在你說你為什麼要持戒?同樣的道理,你必定要把握得住這個原則,這是最重要的;否則你弄弄就弄錯掉了。
- Nov 26 Fri 2010 22:36
現在綁著你的就是業跟煩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